编者按:2月24日,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韩林海到文学院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,要深刻认识学科发展规律,以目标、问题、成效为导向,切实回答好学科发展“五问”,把学科做大做强做出特色,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文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围绕校长讲话精神,展开学科建设大讨论。
3月11日,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学教研室举行了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。本次会议围绕人才、专业、教学等5个方面深入探讨,旨在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,破解发展难题,为学科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与会教师经过热烈讨论,达成一系列共识:一是“精准补强”引才,注入学科发展动力。教研室要瞄准现当代文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,优先引进学科带头人,优化人才队伍年龄、职称、学术背景结构,开展针对性补强式人才引进。二是突出民族区域特色,服务国家、地方战略需求。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,在民族文学、民间文艺、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研究上下足功夫,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,形成独特的专业竞争力,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。三是立足前沿,打造学术高地。以研究的在地性为基础,充分结合东盟等区域特色实现研究的前沿性与独特性,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阵地和学科高地。四是打破壁垒,打造团队。进一步打通教学与科研评价壁垒,创新“双带头”模式,通过领军人物的引领和带动,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优势,产出高质量教研成果。五是加强交流合作,实现成果升级。以教师求学背景为基础,依托其导师和学友团队、科研成果产出经历,通过举办学术会议、邀请专家讲学、加入专业学会等方式,加强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,构建广泛的外联圈层,实现科研成果全面升级。
此外,老师们还针对学校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几点希望。主要包括:进一步打通教学与科研的评价体系,使教学与科研能够相互促进、协同发展;扩大对科研、教学成果的认证宽度,认可更多形式的成果,为教师创造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;加大对学科建设相关经费的支持力度,为学科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;加强对学科独特性的认知,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的政策,为学科特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。
本次会议,为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。教研室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团结一心、实干为要,努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取得新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