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号 | 论文原名 | 作者 | 发表情况 | 类别 |
1 | 在矛盾与冲突中寻求平衡——电影《推手》中对文化冲突的表现 | 陈亦愚 | 专家学者论坛;VOL 9 NO 1; 2009.02; | 期刊论文 |
2 | 残缺的圆满——评壮剧《天上的恋曲》 | 陈亦愚 | 歌海;VOL 128 NO 6;2009.11; | 期刊论文 |
3 | 对情节的把握分寸准确 | 陈亦愚 | 广西广播电视报;VOL 1531 NO 23;2009.06; | 其他 |
4 | 编导对情节和情感的把握,分寸准确 | 陈亦愚 | 广西日报;VOL 0 NO 1;2009.01; | 其他 |
5 | 汉字中的古代中原气象信息 | 楮俊海 郭爱涛 | 学术论坛;VOL 32 NO 12;2009.12; | 期刊论文 |
6 | 《史记》的文学语言研究 | 高志明* 梁扬 | 中央文献出版社;2007.05 | 学术专著 |
7 | 空有惜花心 却无护花力——沧月《护花铃》的宿命意识 | 韩颖琦 | 名作欣赏;VOL 279 NO 3;2009.03; | 期刊论文 |
8 | 忠奸对立模式下的“红色经典”叛徒书写策略 | 韩颖琦 |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.社会科学版; VOL 9 NO 1;2009.03; | 期刊论文 |
9 | 手机短信文学:多元化时代的文学新形式 | 韩颖琦 |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;VOL 26 NO 1; 2009.03; | 期刊论文 |
10 | “感生异貌”母题的“红色经典”化 | 韩颖琦 |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.社会科学版;VOL 11 NO 3;2009.05; | 期刊论文 |
11 | 残春时节里一个残缺的春梦——再解读郭沫若小说《残春》 | 韩颖琦 | 阅读与写作;VOL 327 NO 12; 2009.12; | 期刊论文 |
12 | 见证革命历史的“红色经典”语言 | 韩颖琦 |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;VOL 0 NO 2; 2009.02; | 其他 |
13 | 略论文艺市场的开拓 | 何志钧 李志艳 | 文艺报;VOL 47 NO 47;2009.04; | 其他 |
14 | 浅析广西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| 黄春红 刘 旸 罗羿寒 | 广西大学学报.哲学社会科学版; VOL 31 NO增刊/专集;2009.04; | 期刊论文 |
15 | 方块壮字字形研究评议 | 黄南津 胡惠 | 中国文字研究;VOL 12 NO 1; 2009.06; | 期刊论文 |
16 | 品读电影世界 | 姜静楠* 岳兰竹 等10人 | 中国电影出版社;2009.02 | 编著 |
17 | 《毛诗正义》与王安石《诗义》——唐至北宋经书解释所展开的相关问题研究 | 井泽耕一 李寅生 | 诗经研究丛刊;VOL 0 NO 16; 2009.12; | 译文 |
18 | 折子戏研究 | 李慧 | 民族艺术;VOL 94 NO 1;2009.03; | 期刊论文 |
19 | 《礼节传簿》:考察明代折子戏演出之重要史料 | 李慧 | 广西大学学报.哲学社会科学版;VOL 31 NO 3;2009.06; | 期刊论文 |
20 | 望闻问切说良方——戏剧创作课程的教学体会 | 李慧 | 广西大学学报.哲学社会科学版;VOL 31 NO增刊/专集; 2009.04; | 期刊论文 |
21 | 《金瓶梅词话》:考察折子戏演出之重要史料 | 李慧 | 艺苑;VOL 41 NO 11;2008.11; | 期刊论文 |
22 | 司马迁的“自传”——《史记·列传七十》“自传”意识探微 | 李杰玲 李寅生 | 社会科学论坛;VOL 12 NO 12; 2008.12; | 期刊论文 |
23 | 扶绥城厢平话鱼虞两韵的音变 | 李连进 | 民族语文;VOL 176 NO 2;2009.02; | 期刊论文 |
24 | 广西崇左江州蔗园话比较研究 | 李连进 朱艳娥 | 广西师范大学;2009.01 | 学术专著 |
25 | 学术论文的写作范式——兼论语言学博士三年的治学方法 | 李仕春 | 高等函授学报.哲学社会科学版;VOL 197 NO 10;2009.10; | 期刊论文 |
26 |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复音化程度的差别 | 李仕春 | 西华大学学报.哲学社会科学版; VOL 28 NO 4;2009.08; | 期刊论文 |